氢能研究院
氢能产业推动园区绿色发展
来源: | 作者:中氢君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7月24日,由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主办,中关村街道支持、北高遥集团等企业协办的“2025年航天卫星应用产业项目对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融合”为主题,旨在加快推进航天卫星应用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培养商业航天生态圈。周明强董事长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参与了以“解读第五代产业园 —— 共享经济下的多方共赢”为主题的访谈环节。

在提到数据存储和算力需求时,周明强董事长重点介绍了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讲到,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和算力需求增长迅速,数据中心成为耗能大户。据预测,2024年至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达约20%,若不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30年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或超2亿吨。这促使相关方面加大对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满足能源需求并降低碳排放。

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存储、算力需求与绿色能源的协同发展。如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到,将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和方案作为节能审查重要内容。8月,10部门联合发布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提出,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微电网建设,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应用等。

目前,中氢新能在小型模块化制氢、储氢以及氢能发电系统的产品设备已实现批量交付,氢能电力系统通过可再生能源甲醇制氢,并将氢气储存和用于发电,可以为产业园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清洁的应急电力供应。周明强董事长介绍到,作为备用电源的优势,氢燃料电池模块启动速度快,能在数秒内达到满功率输出,相比柴油发电机组通常需要数十秒甚至数分钟的启动时间,可更快速地为产业园区提供应急电力支持,减少停电时间,降低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且发电过程中只产生水,实现零排放,非常符合园区绿色发展要求,同时其长寿命的特性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中氢新能作为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起单位,随着在制氢、储氢和氢能发电系统技术的不断迭代和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已逐步形成氢能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2022年公司与北京环卫集团合作生产的除雪车服务于北京冬奥会;2024年自主研发氢能两轮车在清华大学校园进行骑行体验等,已充分证实氢燃料电池为实现动能转化提供安全、稳定、可持续电源的可行性。未来公司还将以甲醇做为氢的载体,实现分布式制氢,以氢为能源发展氢发电、氢储能、氢动能、氢冷热链连供为特点的“O碳孤岛能源”产业园体系,包括为园区提供固态储氢充装站、氢热联供一体化系统集成设备,配备便携式储氢瓶的氢能共享单车、观光车、叉车等,积极探索医疗、氢健康、生活绿色应用等合作机制,共享经济下的多方共赢。